关于申报“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2009度课题”的通知
各系(部):
兹收到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2010年3月8日下发的《2010年度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课题申报的通知》。请各部门按照“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2010度课题申报办法”,组织老师申报。请于4月10日之前将申报材料以书面和电子邮件方式(鹏达网发送到杨千菊邮箱)报教育科技研究室,由学校统一向上海市职教协会申报。
特此通知。
附件:1、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2009度课题申报办法
2、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课题研究2009年度申报指南
教育科技研究室
2009年3月11日
申报表下载:http://www.ribbsh.com/tt/shzj/shzjsb.html
附件1:
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2010年度课题申报办法
一、凡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者、教育研究工作者、致力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各界人士,均可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申报课题,课题申报择优立项。
二、申报课题材料。
1.《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课题研究2010年度申报指南》
2.《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课题研究申报表》
三、申请人条件。
1.申报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必须真正承担实质性研究任务,负责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3.每位申请人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4、2007-2009年承担协会立项课题尚未结题的不予立项。
四、选题要求。
选题主要以《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课题研究2010年度申报指南》为依据。课题指南的作用在于为申报提示选题方向和研究范围,申报者需结合实际自行设计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对指南未涉及到的课题,只要申报者认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也可申报。
五、申请书填写要求。
1.每个课题只限报一名负责人,申请书须由所在单位加盖公章。
2.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课题研究项目2010年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两类,重点课题由本协会按每项课题1000元标准资助补贴。一般课题自筹研究经费。
3.2010年度立项课题完成时限为2010年11月30日。
4.最终成果应为研究报告或论文。如有其他成果,仅作为课题附件。
5.申请人须使用“办公室”网站下载的原规格申报表(包括按原规格复印的),不得使用自行印制或更改的申报表。
六、申报程序。
1.各申报单位应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选题应紧密结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申报人应具有相应资质;申报人科研诚信度及学术水平等。
2.各申报单位对申报表审查合格、签署意见和加盖公章后集中报“办公室”。
3、报送申报材料,需同时发送电子邮件到“办公室”。
七、课题申报者需交纳课题评审费。
课题申报者需交纳课题评审费,每项课题评审费100元,“办公室”统一开具收据。
八、申报起止日期。
1、2010年3月初,协会下发活动通知与有关附件,上海职成教育在线网站和上海市教科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网站同时发布。
2、2010年4月15日为申报截止期。
3、2010年4月下旬公布立项课题名单。
4、2010年11月30之前结题,并将结题材料同时以书面和电子邮件方式报“办公室”。
九、结题与优秀成果评审。
1、立项课题结题报告通过鉴定后,由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颁发“结题证书”。
2、立项课题在做好结题工作的基础上,可将课题报告改写为论文,参加协会2010年优秀论文评选。
3、部分优秀成果将由“办公室”推荐公开发表。
附件:1、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课题研究2010年度申报指南
2、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课题研究项目申报表(2010年)
“办公室”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内)
邮编:200032
联系电话:(021)64166635(兼传真),64172557
Email:ribbsh@gmail.com
联系人:张鸣
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
2010年3月8日
上海市职业教育协会课题研究2010年度申报指南
说明:以下所列出的若干条目,其作用仅限于为申报者提示大致选题方向和研究范围,一般不宜直接作为申报课题的题目。申报者应根据半年以内完成的短线项目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自行设计具体的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对指南未涉及到的选题,只要申报者认为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也可申报。
一、职业教育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
二、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研究
三、增强上海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实证研究
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服务的对策研究
五、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的模式与实践研究
六、职业院校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践研究
七、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与机制深化改革的实践研究
八、职业院校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与服务研究
九、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研究
十、推进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联动发展的对策研究
十一、提高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十二、优化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十三、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的运行机制研究
十四、职业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与机制研究
十五、加强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研究
十六、职业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十七、职业院校优化“双师”结构的实践与探索研究
十八、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十九、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心理辅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二十、加强上海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