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五十年

  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具有五十年办学历史的,专门培养航运类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其它各类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校原为国家交通部属全日制成人高校,2000年,根据国务院决定,划归上海市管理,由中央在沪直管企业——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举办。1986年,学院率先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上海市,乃至全国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最长的院校之一;1998年,学院建立质量体系,通过国家海事局审核,取得《质量体系证书》,成为我国首批取得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并有履行《STCW78/95公约》资质的六所航海院校之一;1999年,学校与挪威船东协会合作,培养面向欧洲航运市场高级船员;2000年,上海海运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1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认可,“上海海运职工大学”更名为“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经遴选,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被上海市教委确定为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单位;2006年,学校通过上海市教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一所高职与中职教育相长,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重,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船员培训和干部培训功能于一体的,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国内外,特别是在航海教育界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校企一体,航运为主,教培并举,注重技能”的办学特色,为国内外航运企业和上海市航运中心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航运技术人才,为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回顾学校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

一、应时创办 初具规模
(1958年-1966年)
  1958年11月,在国家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上海市委为加快航运人才的培养,决定将上海市东昌中学划归交通部上海海运局,筹办上海海运学院中专部。次年2月,上海海运学院中专部宣布正式成立。设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无线电通讯及船体修造、船机修造等五个专业;原东昌中学高二大部分学生转为058级,原高一、初三学生转为58级,在校学生人数为649人,教职工56人。1959年秋季,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235人,学制四年,在校学生达854人;同时补充专业师资50余人。

 

 

[1][2][3][4]

    联系部门: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50周年校庆办公室 (7号楼一楼)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源深路158号
 联系电话:021-50582338 (传真) 邮政编码:200120
电子邮箱:smaxqb@yeah.net